温州出租车行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局——在当地的推动下,上海商务租车,上海汽车租赁公司曾经一度被边缘化的出租车公司,正跃跃欲试,打算重回舞台的中心。
北京的承包经营、上海的公车公营和温州的个体经营,被视为三种出租车经营模式的代表。这其中,温州模式一直因其以市场的手段保护了投资人的权益,而受到舆论的肯定。
从2009年的罢运起,原本“较得利,司机得利,社会得利,大家都高兴”的温州模式,开始显露出自己的弊端,打车难和出租车的层层转包成了温州出租车行业的难题。
这次改革,温州市运管部门将推动出租车行业由个体化经营向企业化经营转变,鼓励个体司机在自愿的前提下将出租车承包给公司经营。温州市运管部门一再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强调,这次改革将会高度尊重个体车主的意愿。
但在长期对出租车行业进行研究的学者郭玉闪看来,在数量管制不放开的前提下,无论是个体经营还是公司经营,恐怕都无法带来本质上的改变。
走向公司化
温州的出租车行业可能不再是“温州模式”了。
2013年12月25日,一份由温州市运管部门主导的温州出租车改革方案经由市会议审议通过。
这份被称为“1+7”的方案包括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的意见》和7个针对经营机制、行业监管、运价、综合服务区、车型、维权、文明窗口等具体方面的改革方案。
整个方案历经二十余次修改,其中较受当地司注的,莫过出租车经营机制的改革,即将由个体经营模式主导,逐步转变为由公司主导的经营模式。
在《温州市区出租汽车经营机制转型方案》里,温州自上世纪90年代末将出租车产权和经营权私有化后,次提出来要“鼓励出租汽车企业参与经营管理,逐步提高公司化经营出租汽车比重,形成公司化经营为主体的发展新模式”,“鼓励出租汽车企业回购个人出租汽车”。
这意味着,温州出租车行业选择了向公司化经营寻找自己的破题之道。
对于温州来说,出租车个体经营早已经成为一个标签和习惯。温州市区现在有3770辆出租车,其中完全由个人拥有产权和经营权的有3329辆,另有350辆,出租车公司拥有产权和经营权,剩余的出租车产权并不明晰,个人拥有的出租车达到了88%。
“部门要管理这么多出租车确实有困难。”温州市运管局出租车管理处处长杨国华说。
温州个体经营的出租车有三种模式,即车主自己经营管理同时自己也驾驶的“自营自驾”、车主雇驾驶员开车的“自营他驾”和车主直接将车承包给他人的“二包”模式。温州市运管局方面表示,“二包”的数量目前可能占个体经营车辆的三分之二,仍然自己开车的司机少之又少。
杨国华表示,出租车在运管局备案的都是车主本人,在“二包”的模式下,管理部门和司机之间夹杂着公司、车主、“二包”,很难有效管理。此外,管理部门直接面对数千名车主也有不小的难度,“温州模式这样一路走过来,纯粹的个体经营很散很乱。”
“很多车主自己年龄大了也开不动了,都是承包出去就不管了。我们现在就是希望引导他们把车包给公司,让公司统一去管。”杨国华向记者强调,公司的“回包”是自愿的,车主仍然拥有产权和经营权,如果不愿意合作可以继续自己经营。
---
推荐车型
Related to the zuche
相关新闻
News